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自由行 — 超完整25个里加景点一次看

更新时间:

位于波罗的海三小国三明治中央的国家拉脱维亚,与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相同,历史上曾受过许多国家的统治,形成现今的多民族融合国家。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是波罗的海三小国中最大的城市,虽然三小国的名气没有其他欧洲国家那么响亮,但里加的历史建筑并不输西欧国家。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自由行

里加自由行景点地图

里加景点分布图
里加景点分布图

里加的主要观光景点都在旧城区附近,大致上依位置可分为两个区域来参访,一区是景点集中的旧城区,另一区则是风格特殊华丽的新艺术建筑区。

里加旧城区景点分布图
里加旧城区景点分布图

基本上花两天就可以轻松地游览一遍,除了新艺术建筑区较远一些,大部分的景点都很集中。以下就由笔者来带大家实际走访一圈,盘点不可错过的25个里加景点。

里加旧城区(Vecpilsēta)

1.拉脱维亚自由纪念碑(The Freedom Monument)

拉脱维亚自由纪念碑
拉脱维亚自由纪念碑

来到里加旧城区的自由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座位于新旧城交界的自由纪念碑(Brīvības piemineklis)。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18~1920年间拉脱维亚独立战争而建,用来缅怀独立战争中阵亡的军人,同时也是拉脱维亚独立、自由和争取主权的象征。现在也成为里加最著名的地标。

纪念碑高42公尺,纪念碑上包含13组雕刻与浮雕,象征着不同的价值观,如劳动、民族力量、精神力量、自由、家庭等,最底层区块的浮雕则代表各项历史事件。

在纪念碑的顶端有着一尊面向西的自由女神像。女神的名称为Milda,是立陶宛神话中爱的女神,女神手上举着三个金色的星星,代表着拉脱维亚的三个历史地区Kurzeme, Vidzeme和Latgale。

拉脱维亚区域图
拉脱维亚区域图Photo by Roalds

纪念碑上方刻着TĒVZEMEI UN BRĪVĪBAI,意思是为了祖国与自由

在9:00~18:00之间,纪念碑的前方固定会有卫兵守卫,每半小时进行巡视,沿纪念碑的两侧行进两次,每小时进行换班一次,若有兴趣看卫兵交接的旅客可以算算时间来观礼,但记得不要打扰他们喔!

卫兵巡视中
卫兵巡视中
City canal
City canal

经过自由广场之后,越过运河就会正式进入旧城区的领域内

2.莱玛时钟(Laima Clock)

里加自由行莱玛时钟
里加自由行莱玛时钟

莱玛时钟于1924年建成,最初被称为大钟表(Lielais pulkstenis)。起初是为了提醒里加人准时上班工作而设,在1936年时被漆上了当时最大糖果公司Laima的Logo,也因此开始被称作莱玛时钟。

在二战时期曾有一段时间作为政治信息台使用,到了1999年时钟完全重建后,恢复为原先设计的样子。

进入旧城区后,让我们沿着顺时钟方向来一一搜集旧城内的景点吧!

3.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Latvian National Opera)

里加景点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
里加景点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

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由建筑师Ludwig Bohnstedt 设计,于1860年期间建立,中间曾经过数次烧毁与修复,到了2001年则增加了一间300人座位的现代大厅。

歌剧院中主要演出为歌剧及芭蕾舞表演。若有兴趣进行后台参访,每月都有英语导览团,可以到官网进行预约申请,若有超过10人团体,也可由email另外预约导览团。

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官方网站

开放时间:10:00 ~ 19:00
门票:导览10 € (约50分钟)

4.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 Riga)

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教堂

位于里加的教堂数量相当多且造型多元,最不容易错过的就是拥有里加天际线高塔的三座教堂,分别是圣彼得教堂、里加大教堂以及圣雅各大教堂,在中世纪的地图中就很容易看到它们三座的画面。

其中让笔者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接下来要提到的圣彼得教堂,就地理位置来说,它可是旧城区的正中心。教堂的尖塔高度有123公尺,因此几乎从城市中每个角度看过去都能看见他的踪迹。最喜欢从各个巷子的缝隙中观看它的雄伟。

最早的文献纪录,教堂在1209年就已经出现。教堂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前两个与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有关,第三个与早期巴洛克时期有关,而完工后又经历数次天灾人祸被烧毁后重建,直到1973年才翻修完成,由原先的木造结构改为现今的钢铁结构。游客可搭乘电梯至72公尺的观景台欣赏旧城的风景。

圣彼得教堂官方网站

开放时间
9~5月周二至周六10:00~18:00 周日12:00~18:00
6~8月周二至周六10:00~19:00 周日12:00~19:00

不来梅的城市乐手里加版
不来梅的城市乐手里加版

在圣彼得教堂的一旁有座令人惊讶的雕像,它是格林童话里”不来梅的城市乐手”的故事主角们,但这里是里加怎么会出现不来梅的雕像?

原来是因为里加曾是汉萨同盟中与不来梅的合作城市,它是1990年由不来梅所赠送。此外游客们来这里拜访时都会摸摸动物们的鼻子,据说可以带来好运。

若有机会到德国的不来梅,可以再去拜访他们的故事诞生处,以后有机会再介绍不来梅这个迷人的城市。

5.市政厅广场(Riga Town Hall Square – Rātslaukums)

里加市政厅广场一隅
里加市政厅广场一隅

在每个欧洲旧城几乎都会有的地点-市政厅广场,自1334年起市政厅的建立后,一直都是城市的经济与行政中心。于二次世界大战时,市政厅广场周边的建筑被毁,直到1991年拉脱维亚独立后,才根据历史文件与照片慢慢将广场重建,恢复旧城的原貌。

现今的市政厅广场成为观光必去的景点,广场上除了著名的黑头宫、市政厅及罗兰雕像以外,目前也成为商店林立的地点,咖啡馆、餐厅、酒吧应有尽有,广场上不时还有街头艺人表演,相当值得多留些时间驻足,欣赏广场上的美好时光。

6.里加市政厅(Riga City Hall)

里加市政厅
里加市政厅

里加市政厅在西元1334年建立,16世纪时在原址扩建了新的市政厅。如同市政厅广场上的其他建筑物,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毁,后来经过重新整修后于2003年重新开放。现在的市政厅已成为8层楼的现代化建筑。

这是在2011年里加迎接建城810周年的活动而铸造的,当时由里加市民捐赠钥匙,一共搜集了52,763把钥匙,于当年11月11日,在市民的见证下,一同铸造这支代表里加的钥匙(Leģenda par Rīgas atslēgu),后续放置于市政厅大门口,让市民随时都可以看到这个代表性的钥匙。

当时的新闻纪录连结

里加市徽
里加市徽

里加市徽(Coat of arms of Riga),在其中有两只黑色交错的钥匙,通常作为里加的象征。

7.黑头宫(House of the Black Heads)

里加自由行黑头宫
里加自由行黑头宫

来到纯看名字基本上不太会有兴趣的地点-黑头宫,也被称作黑人头之屋。

尚未拜访里加之前,看到几乎可以跟里加画上等号的这座经典建筑,到底跟黑人头有什么关系,我也是黑人问号,但一到现场却是惊为天人,在这里非常适合用”本人比照片好看”这句话来描述它。

黑头宫屋顶雕像
黑头宫屋顶雕像

在蓝天白云的衬底下,黑头宫外部的华丽雕塑与金属装饰显得特别金碧辉煌,金属的反射日光闪耀到眼睛都快张不开了。

谈到黑人头,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提到黑头兄弟会(Brotherhood of Blackheads)了,它指的是在14世纪中旬后活跃于利沃尼亚(Livonia-即现今的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的未婚商人、船东与外国人所组成的同业行会,行会的所在地被称为黑人头之屋(House of the Blackheads)。

黑头宫正门四尊雕像
黑头宫正门四尊雕像

黑头宫建于西元1334年,一开始只是单纯的住宅外观,陆陆续续经过几次修建,加上16、17世纪的文艺复兴盛行,因此立面的山形墙上逐渐增加许多夸张的石雕以及金属装饰。

19世纪末,又加上了汉萨同盟的标志以及四尊镀锌雕像,由左至右分别为海神尼普顿Neptūna、团结神Vienības、和平神Miera、商神墨丘利Merkura。立面著名的天文钟也是在这个时期安装上去的。

黑头宫在二战时同样也被德国人炸毁,于1995~1999年之间进行重建,现作为总统的住所。

 

8.罗兰雕像(Roland’s Statue)

里加罗兰雕像
里加罗兰雕像

罗兰是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时期,查理曼麾下十二圣骑士之一,是查理曼麾下的法兰克军事领导人。罗兰在他统治的土地上遵守严格而公正的法律,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德国北部成为了英雄,象征着正义。

随着时间的流逝,罗兰成为基督徒骑士的理想人物,被描绘成一个异常强大而勇敢的骑士。早在14世纪,罗兰的雕像就竖立在德国北部的城市中。由于罗兰被认为是公正的法官和被告的辩护人,因此这些雕像通常被放置在市政厅或行会对面的集市广场上。

罗兰在隆塞斯瓦耶斯隘口战役阵亡的故事,在后来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文学中经过了多次润饰。最终,罗兰的形象变成了查理曼旗下的首席圣骑士。因此他也成为正义与自由的象征。

里加罗兰雕像
里加罗兰雕像

根据历史资料,罗兰的木制雕像在1413年之前就存在于里加。市政厅广场的罗兰雕像,是1894年霍乱疫情时,政府为了提供新鲜自来水,在此安装了几口新的自来水井,也为了恢复古老的中世纪传统,人们决定在其上竖立罗兰雕像。

在二次大战期间,虽市政厅广场周围的建筑都被摧毁,只有罗兰雕像屹立不摇,但在1945年苏维埃政权下被拆除破坏,但仍保存在圣彼得教堂中。雕像直到1970年才被修复,后来于1999年时原重新安置回新的基座上,2000年时则由复制品取代。

9.枪手广场(Latvian Riflemen’s Square)

拉脱维亚步兵雕像
拉脱维亚步兵雕像

市政厅广场附近的枪手广场,是1970年苏联占领拉脱维亚期间创建的,隔年竖立了一座拉脱维亚步兵雕像,用来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

这个步兵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经对抗俄国皇军,并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支持布尔什维克(Bolsheviks 苏联共产党的前身)。但在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独立后,很多人并不是很喜欢这座雕像。

10.圆顶广场(Dome Square)

圆顶广场是里加旧城最大的广场。它是旧城的中心广场,经常举行各种公共活动。在圆顶广场会有七条街汇合,分别为Smilšu,Rozena,Šķūņu,Zirgu,Pils,Jēkabs和Jauniela。

该广场包括几座19世纪和20世纪的纪念性建筑,而里加主教座堂则是圆顶广场中最明显的建筑之一。此外还有拉脱维亚外国艺术美术馆(Art Museum Riga Bourse)及Latvijas Radio等特色建筑。

11.里加主教座堂(Riga Cathedral)

里加主教座堂
里加主教座堂

里加主教座堂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教堂,其全名为圣玛莉大教堂(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Mary)。

大教堂本体于1211年建立,期间经过多次的翻新重建,因此建筑本身也融合了多种的建筑风格,包含文艺复兴、哥德式以及巴洛克式。其中的尖塔曾遭受四次雷击与烧毁,现今看到的尖塔是1776年建成的。

进入教堂内的几个主要看点,包含17世纪的讲道坛、管风琴及彩绘玻璃窗等。

17世纪的讲道坛
17世纪的讲道坛Photo by Diliff

里加主教座堂官方网站

开放时间:09:00~18:00 周三与周五仅开放到17:00
门票:3€

 

12.里加城堡(Riga Castle)

里加城堡创建于1330年,在1562年前都是做为利沃尼亚骑士团团长的居所。从17世纪到19世纪间这座城堡经过了持续的重建。在1922年时,拉脱维亚共和国成立,这座城堡成为拉脱维亚的总统官邸。目前除了是拉脱维亚总统官邸,还设有几座博物馆。

13.圣雅各主教座堂(St. James’s Cathedral, Riga)

圣雅各主教座堂原名为Rīgas Svētā Jēkaba Romas katoļu katedrāle,因新旧圣经的雅各使用名称不同,事实上英文名为St. James’s Cathedral,它是里加旧城中唯一仍维持哥德式尖塔的教堂。教堂于1225年建立,于15世纪才改建为大教堂。

圣雅各主教座堂尖塔
圣雅各主教座堂尖塔

教堂外侧曾挂有一个钟,在当时作为通知里加居民火灾或水灾发生的警钟,并传说当有对丈夫不忠的女人经过教堂时,钟声会自动响起,但可惜这座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俄国人夺走。

雅各主教座堂官方网站

开放时间:07:00~18:30
门票:免费

14.拉脱维亚国会(Saeima)

拉脱维亚国会
拉脱维亚国会

拉脱维亚国会大厦位于圣雅各教堂相隔一条街的位置,建于19世纪中叶,属于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Saeima源自于古拉脱维亚语,意思是「集会、会议、委员会」。

15.里加三兄弟(Three Brothers, Riga)

里加三兄弟
里加三兄弟

里加三兄弟是由三栋房屋组成的建筑群,同时也是里加旧城最著名的中世纪民宅建筑。

里加三兄弟虽紧紧相连,但其实建筑年代完全不同,分别代表着住宅建设的不同发展时期。其门牌由右至左分别为17、19、21。

最右边的17号建筑年代最久远,约为15世纪所建,是里加最古老的砖砌住宅,立面的山形墙属于哥德式风格,在当时因为课征窗户税的关系,窗户越大,课税越重。

中央的19号建筑上方写着1646,表示其为1646年完成,主要受到荷兰文艺复兴的影响。其大门上还可看到另一个数字1746,表示大门后来有再重新整修过。

最左手边的21号建筑则是17世纪末后才出现,风格为巴洛克式建筑。

建筑群“三兄弟”现在是国家文物保护局和拉脱维亚建筑博物馆的所在地,内部可免费参观。

在爱沙尼亚的塔林也有类似的三姐妹建筑,日后有机会再来介绍。

里加三兄弟官方网站

开放时间
六日不开放
门票免费

16.瑞典门(The Swedish Gate)

瑞典门
瑞典门

瑞典门为瑞典统治时期防御城墙的一部分,于1698年建立,当时曾有八个门,现在仅存此门。

瑞典门还有个传说。在瑞典士兵进驻时期,士兵不得与当地女子相爱,但仍有士兵半夜约会时被发现,于是两人被抓起来惩处,并塞进城门里。因此后来也有谣传,如果想测试对方是否爱你,只要在半夜经过瑞典门,能够听到两位恋人的耳语,表示你已经找到真爱。

17.里加旧城墙(Riga City Wall)

里加旧城墙
里加旧城墙

如同许多中世纪旧城,里加也建有相似的防御系统,在13~16世纪间逐步修建城墙。随时代变化,为了增强防御的需求,城墙逐渐加高至8~11米不等,在苏联时期曾经还有两次翻新。现在的城墙已不具原有的功能,取而代之的是酒吧与商店。

里加旧城墙大炮遗迹
里加旧城墙大炮遗迹

18.雅各布营房(Jacob’s Barracks)

雅各布营房
雅各布营房

位于旧城墙对面的鲜黄色房屋,是18世纪时建立的兵营。18世纪初北方战争后,拉脱维亚由瑞典占领变为俄罗斯占领,因而兴建此兵营供士兵入住。

起初只有四间木营房,后来陆陆续续翻修后才成为石造结构。多年来,雅各布的兵营一直是各种政府机构,学校和商店的住所.直到1991年拉脱维亚独立后,此处经过翻修后才成为今天的饭店、酒吧、餐厅及美容院等商店所在地。

19.里加火药塔(Powder Tower)

里加火药塔
里加火药塔

火药塔建于14世纪,在1621年的瑞典战争后被毁,1650年为了保护内部珍藏,在原先的基础上重建为现今所看到的外观。火药塔目前为战争博物馆(Latvian War museum)的一部分,博物馆收藏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关20世纪拉脱维亚军事和政治历史的物件。

火药塔暨战争博物馆官方网站

开放时间:10:00~17:00
门票:免费

20.里维广场(Livu Square)

里维广场位于旧城正中心,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建筑物被摧毁、拆除重建后的新广场,广场的周围被许多里加著名的建筑物所围绕。现在的里维广场充满许多露天咖啡座,以及周边的餐厅及商店。

里维广场
里维广场

21.里加猫之屋(Cat House)

有猫就给赞!在里加旧城区有座特别的建筑,远远看去屋顶上有两只猫,也因此被称为猫之屋,它是1909年由Friedrich Sheffel所设计的建筑。他的建筑风格包含了后面会提到的新艺术建筑元素。

里加猫之屋
里加猫之屋

为什么屋顶上要有这两只猫呢?有两种说法,第一说是当时的屋主是极为富有的德国贸易商,他拒绝加入声望极高的商人行会-大基尔特,为求报复,在屋顶上放了两只弓起背部高翘尾巴、看起来愤怒的猫,尾巴朝向大基尔特之屋,但后来双方经过诉讼后还是把尾巴转向。

自里维广场看猫之屋
自里维广场看猫之屋

另一个版本,是那位富有的商人,在与里加市议会发生争执之后,将两只愤怒的猫雕像放在塔楼屋顶的建筑上,尾巴朝向里加市政厅。

猫之屋
猫之屋

22.大基尔特之屋(Large Guild)

大基尔特之屋
大基尔特之屋

面对里维广场,有一排富有童话故事风格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两栋建筑就是大小基尔特。

Gilde,音译为基尔特,是工匠和商人的协会,通常指欧洲11~19世纪的商人团体的名词,也就是现代行会的意思。

这座哥德式的建筑是怎么来的呢?在13世纪时亚伯特主教建立里加城后,出现许多贸易商、工匠所组成的行会组织,而由德国富商所组成的大基尔特就在大约1330年出现。他们在大基尔特之屋的前身-哥德式的会议大厅里活动,直到19世纪中期,1853~1859年期间在原本的建筑基础上,建了这座都铎哥德式的大基尔特之屋。

大基尔特的活动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65年后,已改建为音乐厅的规格,现在已属于拉脱维亚国家交响乐团(Latvian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的表演大厅。

23.小基尔特之屋(Small Guild)

小基尔特之屋
小基尔特之屋

位于大基尔特之屋对面,相对于富商行会,小基尔特则是由德国工匠所组成的行会,在1864~1866年间改建的新哥德式风格建筑,现在作为文化与活动中心使用。

自巷弄里看小基尔特之屋
自巷弄里看小基尔特之屋

24.圣诞主教座堂(Riga Nativity of Christ Cathedral)

圣诞主教座堂
圣诞主教座堂

离开旧城区,来到自由广场北侧的Esplanāde公园,这里有座闪耀的东正教主教座堂。座堂建于1883年的俄罗斯帝国时期,同时它也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圣诞主教座堂内部
圣诞主教座堂内部Photo by Scotch Mist

圣诞主教座堂以圣像著名。座堂在不同时期被改做许多不同用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改为路德会教堂。拉脱维亚独立后,在1921年又改为东正教堂,1960年代初苏联政府关闭了主教座堂,将其改为一座天文馆。1991年拉脱维亚独立后才恢复为教堂。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07:00~18:30
周六07:00~19:00
周日06:00~18:30
门票:免费参观,禁止拍照

25.新艺术建筑群(Art Nouveau building)

里加新艺术运动风建筑
里加新艺术运动风建筑

谈到新艺术建筑群,就必须从新艺术(Art Nouveau)运动的起源认识起,它是1880~1910年间源自于西欧的一种风格,特色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表现灵感来自于植物生长的形式,崇尚回归自然的自由奔放风格,大量应用在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和织物设计、器皿和艺术品、灯具等方面。

里加新艺术建筑群
里加新艺术建筑群

以比利时与法国为中心,慢慢影响到全欧洲甚至全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安东尼高第的建筑风格也深受影响,位于巴赛隆纳的圣家堂等作品也都属于新艺术建筑风格。

而其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发展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城市就是里加,让里加的新艺术建筑群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新艺术建筑群位置
新艺术建筑群位置

里加的新艺术建筑有超过800栋,大多位于旧城区北方,著名的建筑群集中在亚伯特街(Alberta iela)与(Elizabetes iela)之间,自旧城区步行约15分钟可抵达。每栋建筑都独具特色,这些建筑目前都仍作民宅或大学使用。

Elizabetes iela 10B
Elizabetes iela 10B

最著名的建筑就是门牌10B拥有三巨头的这间民宅,若来此拜访没见过它就像没来过一样。

Elizabetes iela 10A、B建筑
Elizabetes iela 10A、B建筑
里加经济大学
里加经济大学
里加法律大学
里加法律大学

这是里加法律大学,绝对不是星巴克。

各处特别的新艺术建筑
各处特别的新艺术建筑
Alberta iela 4 建筑
Alberta iela 4 建筑

另一处的美杜莎三巨头像,建筑前还有抚媚的人面狮身像,与维也纳美景宫里的人面狮身像类似。

Alberta iela 2A建筑
Alberta iela 2A建筑

原来那时候就开始流行自拍了😆,一整个歪楼。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景点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景点

写到这里差不多到了尾声,看着照片又回想起当年去到里加时晴空万里的天空,带有一丝丝清新的夏日气息。

虽然对建筑并没有什么研究,但看到里加旧城与新城各种令人目不暇给的建筑,即使不懂也看得眼花了乱,里加就这样默默的成为刻在我心里的名字,不知不觉就爱上它了。

如果有机会到波罗的海三小国拜访,这里绝对不容错过,里加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如有侵权,请联系:PM@DDBO.NET

相关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