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
关于立陶宛,大多数人都知道它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90年代初那场历史巨变中脱离前苏联成为独立国家。我们还知道它位于波罗的海附近,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但是可能很多人对波罗的海到底在哪里一知半解。
其实只要摊开地图,就能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从地图上不难看出,立陶宛位于欧洲的东北部,属于东北欧,远离欧洲的权力中心西欧。
在陆地上,立陶宛一共有四个邻国,除了曾经同样属于苏东阵营的波兰,剩下的就是白俄罗斯、拉脱维亚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沿着波罗的海东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从北到南排列。波罗的海的北岸是芬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隔着海湾相望。波罗的海的西岸则是北欧:丹麦和瑞典、以及更远处的挪威。
所以很多东西只要一看地图就能一目了然:波兰、前苏联与俄罗斯、还有北欧,在立陶宛的历史、文化和日常里,不难看出这三股力量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从地理上来说立陶宛恰好是整个欧洲的中心。1989年法国国家地理研究所测定首都维尔纽斯以北26公里的Purniskiu村附近(坐标北纬54°54’,东经25°19’) 是欧洲的地理中心,随后这里建起了欧洲地理中心标志碑。
2、概况
立陶宛国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海南岛的大小。人口密度不算高,全国总人口约280万,还没有北京的朝阳区人口多。人口中,立陶宛族占86.4%,波兰族占5.7%,俄罗斯族占4.5%,还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等民族。天主教为国教,多数人信奉天主教。
立陶宛全国分为10个县,共设有60个实行地方自治的市级行政单位,包括9个大城市、43个区和8个小城市。
以中国的标准,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弹丸小国。虽然小,但不穷,立陶宛2023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8万美元,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里能排到第40位,是一个发达国家,在欧洲的经济水平已经超过葡萄牙、希腊,更是把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这些东欧国家远远抛在后面。
作为参照,中国的人均GDP大约是1.3万美元,北京和上海则都是在2.7万美元左右。仅仅从这个维度来说,立陶宛的经济发展程度大致和京沪相当。
我们衡量一个国家不能仅仅用这些数字。小国有小国的精彩,旅行的要义在于放下妄自尊大的心态,抱着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发现不一样的美好。
3、国名
去一个国家旅行,能正确地读出这个国家的名字是必要的尊重,也是一个国际旅行者必备的基本素养。立陶宛在英文里叫做Lithuania,这个词光看构成不太容易猜出怎么读,它的发音类似“立索维尼亚”或“雷索维尼亚”,与中文名称相去甚远,或许会让人心生疑惑。
其实在立陶宛语里,立陶宛称为Lietuva,来源于lietūs这个词,在立陶宛语里是雨水的意思,寓意这是一片雨水丰茂之地。另一个说法是Lietuva这个名称来自克尔纳韦附近的利耶塔瓦河。
英文里的国家名字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像China这样,用一样东西的名称来指代一个国家,久而久之演变为对这个国家的称呼。另一种情况则是像立陶宛这样,直接把当地语言转写成英文,Lithuania和Lietuva这两个词的涵义几乎完全一样,互为镜像,可以互相替换。
4、国旗
立陶宛国旗的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自上而下颜色为黄、绿、红,如果觉得颜色不好记,可以记“王力宏”,相信你再也不会忘记。
黄色代表了土地,绿色代表立陶宛绿油油的田野,而红色则代表了那些曾为立陶宛淌流过的鲜血。
5、语言
立陶宛语(Lithuanian)是现存的两种波罗的海语言之一,与拉脱维亚语一起构成波罗的海语系的东部分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
立陶宛语使用拉丁字母,因为有些字母会加上附加符号,所以一共有32个字母。
几乎所有立陶宛语单词都以元音或 -s 结尾。传统上,妇女结婚后,姓氏会加上 “-ienė” 这个小品词,以表明她的新身份,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
立陶宛语的“谢谢”,Ačiū,发音就像打喷嚏,读作啊啾,令人印象深刻。
6、气候
立陶宛是高纬度国家,处于国土南境的首都维尔纽斯北纬54度,大致相当于我国最北边的大兴安岭。秋冬季来得早,6~8月是最适合旅行的舒适季节,8月中旬后气温就逐渐转凉。
但相比其他大陆,北欧的高纬度地区冬季普遍气候偏暖,立陶宛冬季最冷的时候也不过是零下五六度,一月平均温度−4.9 °C,习惯了中国北方严寒的人可能不会觉得有多冷。七月平均温度17 °C,比较凉爽。
7、时差
立陶宛时区为GMT+2,比北京时间慢6个小时。3月底至9月底实施夏令时,时针会调早一个小时,因此和中国的时差只有5个小时。
8、插座
立陶宛电压230V、频率50Hz,使用欧规二孔圆型插头。
9、网络
立陶宛有三家主要电信公司,分别叫Labas,ezys,和Pildyk。各城市里的便利店都能买到电话卡或流量卡,无需登记,插卡便可使用,十分方便。
10、美食
立陶宛的美食主要有甜菜冷汤、马铃薯肉馅大丸子、东部大饺子、面包汁、鸡茸蘑菇汤、怪味冰激凌、海狸肉炖蘑菇、烤鹿肉、蔬菜烤虾沙拉等食物而闻名的国家。饮食风格和波兰有很多相通之处。
11、琥珀
琥珀诞生于四千万至六千万年前,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壳运动掩埋于地下、经地球岩层挤压作用后产生质变的一种化石。随着岁月的流逝,深藏于地下的琥珀被河水冲刷到下游,直至海洋。它蕴涵着历史的积淀,散发着昔日太阳的光芒,因此被称为“太阳石”。琥珀浑然天成,古朴庄重,温润中透出典雅之气,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波罗的海地区盛产琥珀,早在石器时代,立陶宛居民就用各种质地坚硬、色泽润黄的琥珀和南欧的居民交换物品。现在波罗的海地区琥珀产量几乎占全世界的90%,立陶宛加工的琥珀工艺精细,造型精美,久负盛名。
12、立陶宛的简略国家历史
公元1009年,立陶宛首次被史书所提及,这是现今所能找到关于立陶宛最早被提到的一次,但实际上立陶宛早在旧石器时代起,就有远古人类定居。
立陶宛民族这个概念大概形成于9-12世纪,当时伴随着犁耕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不断发展,立陶宛境内的各部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最终形成了立陶宛部族。
12世纪前后,初具规模的立陶宛民族受到了日耳曼人的侵略,所以在最终立陶宛民族形成的13世纪末期,立陶宛民族当中又融入了很多日耳曼元素。
到了13世纪的上半叶,立陶宛人最终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封建立陶宛大公国,此时中国已经是元朝了。
之后的两三百年,立陶宛和波兰联系紧密。1569年,两国联合在一起成立了波兰立陶宛联邦,再往后就是波立联邦“双剑合璧,一扫江湖”的历史时期。
波立联邦一度打得当时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日后的欧洲强国抬不起头,俨然一副欧洲霸主的风采。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了今天的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是欧洲16-17世纪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当然这也就是立陶宛国家与波兰国家的顶峰了,之后两国逐渐衰落,最终变成了今天的立陶宛与波兰。
从18世纪开始,立陶宛被俄国统治,和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乃至芬兰等其他国家一起,被纳入俄国的势力范围。与此同时,当时欧洲崛起的普鲁士也对立陶宛地区“伸出了魔掌”,一点点蚕食,有时候侵吞,立陶宛和波兰一样,在普鲁士跟俄国两大列强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三个波罗的海边的难兄难弟,都经历了相似的命运,即从独立复国再到灭国被占领。这三国当中又以立陶宛历史最具代表性:一战前的立陶宛长期处于俄国的控制之下;一战后获得了独立解放;随后经历了民主化实验(民主立陶宛时期与右翼独裁政变时期);最后在二战中陷入被苏德争夺的境地。
1944年7月,在苏联人的背后支持下,又一次获得了独立和解放的立陶宛国家成立了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个月后,这个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加入苏联。
在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里,立陶宛一直是最不安分、最有民族意识的一个。80年代后期,历史风起云涌,立陶宛人掀起了要求独立的新浪潮。
1989年8月23日,有200万人手牵着手,跨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三国,形成一条675公里长的巨大人链,以和平方式要求脱离苏联独立。
1990年3月,立陶宛成为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当中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国家,启动15个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历程,最终导致苏联在1991年12月解体。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以及白俄罗斯领导人一致同意“苏联不再存在”,让15个前加盟共和国正式成为独立国家。
伴随着苏联的最终解体,立陶宛正式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地位,迫不及待涌入了西方世界的怀抱,进入立陶宛的历史新时期。
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加入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2015年,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