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后花园”:保加利亚的史前时代——保加利亚简史1

更新时间:

历史上的保加利亚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获得了“上帝后花园”称号。

时至今日保加利亚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上帝在造出太阳、月亮和星星后,又创造了天地和人畜,并把土地分给了不同肤色的人种和国度。而迟到的保加利亚人则问上帝:“我们的国家在哪里?”上帝环顾四周,见土地都分完了,于是慷慨地说:”既然这样,就住到我的后花园里去吧!”

保加利亚从此便有了”上帝的后花园”之美誉。

保加利亚人愿意将保加利亚称之为“上帝后花园”也是有历史原因的:保加利亚不大的土地上,汇聚了高山、丘陵、平原、大海、河流、湖泊等不同的地貌,造就了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舒适的自然条件。

另一方面,保加利亚地处欧、亚两大洲地理和历史的交会路口,所处的巴尔干半岛更是因扼守欧、亚、非三大洲要冲,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注定了保加利亚这片土地之上,必将承载厚重的历史与无尽的坎坷,作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去参与千百年来各种文明、宗教、文化和大国政治、经济、利益的角逐!

而本系列将从本期开始,聚焦于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地区,聊一聊保加利亚的前世今生,讲一讲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脉络。作为本系列的第一期,咱们今天就要从保加利亚的起源讲起,聊一聊“上帝后花园”的史前时代。

史前时代

关于“史前”的概念定义,东西方并不一致。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对于自己的“史前时代”定义也并不相同,而对于咱们的主角——保加利亚来说,它的史前时代可以从人类起源之后开始算起,一直持续到大约公元前3000年。

保加利亚的地形

至于说人类起源的时间是多少年呢?这个就争议和误差颇大了,至少来说300万年前的早期猿人就已经具备人类的基本特点了,即直立行走和制造简单工具。所以世界诸多国家的史前时代的开始日期,都在300万-100年前的区间范围内。

没错,今天才发展了几千年的所谓“人类文明”,在整个人类发展长河中,真的只是沧海之一粟,九牛之一毛,而人类的历史对比地球的历史来说,更是年轻而短暂。这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诸多思考。

再回到保加利亚的史前时代,尽管许多学者、专家和好事者坚信有所谓的“史前文明”存在,但这个理论一直不为主流学术界所接受,所以咱们今天的故事,也就不会涉及这些内容,只会介绍一些主流的理论和发现。

所谓“史前时代”,指的主要是“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发展史”,这部分历史通常脱离了传统史学的研究范围,多以考古学的形式被发掘整理出来,所以它的结果往往争议不小,且均建立在考古发掘和逻辑推理之上,其真实程度往往取决于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水平。

而保加利亚的考古发掘表明,今天保加利亚土地上有欧洲大陆最早的居民生活。人们在贝洛格勒奇克镇附近的“科扎尔尼卡”洞穴中,发掘出了140万年前的人类遗迹,其最早的村落遗迹也始建于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另外在瓦尔那、普列文、帕纳久里什特等地的大墓地遗迹,也是保加利亚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在发掘出的古墓里,埋藏着公元前13 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色雷斯时期的大量金器。其中帕纳久里什特更是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库”:总重量超过6公斤的9件金器!

今天西方学者们普遍认为,巴尔干半岛上的最早人类文化,大约产生于15-20万年前。由于该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所以它成为古代许多部落和种族的必经之地。不断有从亚洲和北欧来的部落定居在半岛上,并同当地居民逐渐融合,然后又向小亚细亚和西欧迁徙。

而综合保加利亚的历史来看,其史前时代的主要历史时期可以分为:穆斯特文化时期、奥瑞纳文化时期、斯塔尔切沃文化(卡拉诺沃文化)时期、前期线纹陶文化(多瑙河文化)时期和后期温查文化时期。

穆斯特文化时期

穆斯特文化是旧石器时代中期欧洲考古文化的典型代表,而旧时代中期的人类发展特征,主要是氏族关系的萌芽,也就是原始人类发展阶段当中的“古人”阶段(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

学术界将人类从猿人到古人的发展演化过程,又细化为三分法: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或者另一个版本的三分法: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总之穆斯特文化是这一阶段的一个案例。

“穆斯特文化”最早发现于法国西南部多尔多涅省的穆斯特洞(Le Moustier),这也是它“穆斯特”之名的由来,当然后来这种文化类型也大量发现于欧洲、北美、西亚等地,这当中就包括了保加利亚地区。它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还是集中在石器工具的不同上面:

在西欧,穆斯特文化的典型工具是三角形或心形小手斧;从法国南部、意大利到中欧、克里米亚等地,典型工具是各种薄石片工具;从希腊到南俄,典型工具是基部呈洼状的尖状器。

当然除此之外,像各种精细加工的骨质工具(常以研压剥落法进行二次加工)、石球和木质梭镖等工具,也是“穆斯特文化”的典型特征。这些工具也充分体现出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多特征。

所以综合来看,穆斯特文化的石器类型比之以前有所增加,并且较为原始的手斧开始退居次要地位,用圆盘状石核打制成的小手斧、精致的单边刮削器和三角形尖状器、石片锯齿状石、石灰岩石球等新型工具,开始被广泛使用。

今天的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些新型三角形尖状器,可能是“穆斯特文化”中男子所使用的工具,这就说明了当时已经开始了两性的分工。而用于猎取大型动物的木质梭镖,则说明当时古人类在狩猎方面的一些进步,像当时的猛犸象、披毛犀、斑鹿、转角羊等,都是他们的猎物。

当然“穆斯特文化”并不是孤立、突然产生的,它常与此前的勒瓦娄哇文化合称为“勒瓦娄哇-穆斯特文化”,大约距今十二万五千至三万二千年。而与穆斯特文化联系最密切的则是尼安德特人,曾几何时统治着整个欧洲、亚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

与“穆斯特文化”相对应的我国文化遗址,主要是1922年发现的河套文化和1953年发现的丁村文化,即“河套人”、“丁村人”。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在世界范围内都被普遍称为“穆斯特”型文化,即“古人”的文化。保加利亚的文化遗址就是此类型。

值得说明的是,晚期智人化石也常与晚期穆斯特文化的工具相并存,这显示了某种发展关系,而“穆斯特”型文化也就逐渐的被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奥瑞纳文化和梭鲁特文化所代替了。

奥瑞纳文化时期

奥瑞纳文化(Aurignacian)是继穆斯特文化之后的旧时代晚期石器工艺与艺术文化,距今约4万-2.9万年。它的主要特点是石器的多样和专用,尤其是它发明和使用的雕刻器,产生了诸多旧石器晚期的艺术品。

虽然保加利亚地区的奥瑞纳文化接棒了穆斯特文化,但“奥瑞纳文化”最初是因发现于法国南部加龙河上游图卢兹附近的奥瑞纳克山洞而得名的,后来考古发现该文化广泛的分布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在西亚许多遗址中也有类似的遗存。

奥瑞纳文化的石器与同时代其他文化石器工艺的主要差别,在于它是以石叶工具而不是以石片工具为主。这些经过修整的石片,通常被制成楔状刮削器、脊状刮削器、吻状刮削器、端刮器和各式雕刻器,具有鲜明特征。

这些石叶和雕刻器,通常是用间接的冲压技术制成,其器形大小各异。除石器外,奥瑞纳文化还有以兽骨和鹿角作原料,用劈裂、锯断和磨光等办法制作的骨针和骨锥。其劈开的基部和双锥形的尖端都说明此时古人的骨器已经装柄。

此外大量矛头的出土,也是这一时期文化的特征。并且还出现了鹿角和象牙制品,其遗址多伴有大量猛犸象牙制成的小珠,这些证据都说明这个文化下的古人们,其艺术品发展到了相当的阶段。

他们的艺术品包括了:穿孔兽牙和贝壳;刻有简单动物形象的小石头;在骨片和象牙上雕刻的动物;小型动物泥塑、女性像等,甚至还发现了最早的雕像。并且其雕刻制品多经抛光处理,较为著名的艺术品有:“狮人”、“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等。

狮人

除了这些外,该文化末期数以百计的绘画和雕刻,比如法国西南部拉斯科洞穴中的野马和野牛壁画就是典型代表。所以对很多人来说。“艺术”就是奥瑞纳文化的最大标签,而奥瑞纳文化期的艺术也代表着艺术史上的第一个完美阶段,被很多人称为“最初的艺术”。

斯塔尔切沃文化(卡拉诺沃文化)时期

斯塔尔切沃文化与卡拉诺沃文化严格来说不是一个东西,但放在保加利亚史前时代的具体语境中,咱们就不妨将其“混为一谈”,它们所代表的都是巴尔干半岛中部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所谓“斯塔尔切沃文化”大致时间是公元前7千纪末—前6千纪中叶,因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附近的斯塔尔切沃(Starcevo)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境内。

“斯塔尔切沃文化”是欧洲最早的农耕文化之一,其栽培作物以小麦为主,辅之有大麦、粟、豆等,当时的人还饲养牛、猪、羊等家畜。今天考古发现的斯塔尔切沃文化村落和住房遗址都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像石器、骨器、陶器和陶像等,“斯塔尔切沃文化”也有所不同:其陶器主要呈球形和半球形,带着脚座,但以粗制品居多,少数精制品器面光亮并施彩绘,反映了新时期时代古人类的一些特征。

1936和1947-1957年,考古学家米科夫和格奥尔吉耶夫在保加利亚东南部新扎戈拉城附近,发现了另一近似的文化遗址,即卡拉诺沃遗址(Karanovo Site),它与斯塔尔切沃文化有着相似之处,都反映了同时期的保加利亚发展。

卡拉诺沃文化的年代大约从公元前第6千纪中叶至前第2千纪,文化堆积包括了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各阶段,算是较为全面的展现了四千年保加利亚的发展脉络。

前期线纹陶文化(多瑙河文化)时期

前期线纹陶文化和多瑙河文化代表了新阶段保加利亚的历史发展,尽管它们之间多少有点差别,并不是完全等同,但都是同时期保加利亚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

线纹陶文化是欧洲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之一,因主要分布于中欧和东南欧北部的多瑙河流域地区,所以又称“多瑙河文化”,其时间大约是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

跟“斯塔尔切沃文化”一样,线纹陶文化也是农业经济,以种植小麦为主,还兼顾着畜养牛。这个文化的典型器件是磨光锛形石斧、葫芦形长颈瓶等,同时在聚居方式上,已经形成了较大的村落。

如果说前期线纹陶文化有着具体指代和典型遗存的话,“多瑙河文化”的名称,就更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由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所提出的,主要指分布在多瑙河中、上游迤北地区,西至莱茵兰、低地国家和法国东部,北到中德运河广阔地区相近似的文化遗存。

保加利亚作为多瑙河支流的地区,同样也具有着多瑙河文化的种种特征,保加利亚境内也发现了诸多相关的历史遗存。

后期温查文化时期

在上述文化时期之后,保加利亚地区进入了后期温查文化时期,所谓的“温查文化”,也是欧洲早期文明之一,大致时间为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后期温查文化时间更近一些。

温查文化主要分布在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多瑙河流域以及马其顿,其足迹在巴尔干半岛、中欧和小亚细亚也均有发现。所以今波斯尼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马其顿一带,温查文化曾普遍分布一时。

温查文化最早发现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以东10公里处的温查村,这也是它名称来源,值得一提的是,温查文化跟古西亚的苏美尔文化有着相似性,所以苏美尔人曾深刻的影响过温查文化。

而到后期温查文化为止,保加利亚地区的史前时代也就即将结束,也就是公元前三千年。从此之后,保加利亚地区的历史,被各种文献、传说和故事记载了下来,保加利亚地区无历史记载的时期结束了,随之而来的则是保加利亚土地上先民的故事传说……

来源:加大号的 DK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如有侵权,请联系:PM@DDBO.NET

相关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