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简史 ❹ 继续战争,苏联、芬兰间的二次较量

更新时间:

1939年底持续到1940年初的苏芬战争,最终以苏联惨胜、芬兰忍辱求和结束。

但苏芬矛盾由来已久,仅凭苏芬战争一场无法弥合裂痕,于是乎芬兰跟苏联在冬季战争后又开启了继续战争。

伴随着二战进程的进行,苏芬之间关系再次发生调整,尤其是纳粹德国希特勒转向对苏作战后,芬兰方面觉得时机已到能够一雪前耻,于是乎跟纳粹德国“眉来眼去”一同对抗东边的苏联。

所以继续战争虽然一方面是冬季战争的继续,另一方面也是二战法西斯与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深刻改变了芬兰的国家走向。

继续战争的性质

所谓继续战争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芬冬季战争后,芬兰和苏联之间再次战斗的名称。

这场战争从1941年6月25日正式开始,大约也就是冬季战争芬兰认怂一年后。而最终双方战争一直持续到1944年9月19日,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局即将结束的时刻。

虽说继续战争跟冬季战争之间隔了一年之久,但在芬兰方面宣称持续战争是为了和冬季战争联系起来,认为是它是冬季战争的延续。

苏联方面则不认同,认为这场继续战争是苏联卫国战争的一部分,也就是将芬兰跟纳粹德国划为“一派”,是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战斗的部分,芬兰只不过是德国的帮凶。

时至今日这种争论依旧存在,只不过咱们今天人的角度来看,继续战争对于芬兰来说确实跟冬季战争紧密相连,直接把芬兰划为纳粹德国的帮凶又太过了,芬兰仅仅只是跟当时希特勒有过短暂的共同利益,那就是对苏作战。

当时纳粹德国跟苏联的矛盾自不必说,而芬兰仅仅只是想通过继续战争夺回在冬季战争失去的土地,而冬季战争又是苏联方面带有侵略性质的,所以芬兰人就认为自己的继续战争完全正义。

而苏联方面确实在冬季战争犯了错误,有点大国沙文主义,以势压人的感觉,但继续战争期间苏联可是忙着打德国人,就没有主动对芬兰咋样,所以苏联人也觉得自己很委屈。

事实上当时芬兰也好、苏联也罢,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纳粹德国动向的影响,比如芬兰,就是因为希特勒从冬季战争看见了芬兰的战略位置跟重要性才在后来向芬兰伸出橄榄枝;而芬兰也是国力太弱才不得已跟纳粹德国短暂合作。

所以当时很多国家都站在苏联一方,将芬兰列入纳粹势力之列,像英国就在1941年12月6日对芬兰宣战,但事实上没有参加战斗。

而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因为当时芬兰无非就想夺回失地,它并不像其他纳粹国家(德意日)那样有极强野心,就算让他随便打,他也不会跟西欧诸国为敌,顶多也就是苏芬矛盾。

二战欧洲势力范围当时的英法等国也都知道,但碍于迫切需要苏联在东线牵制和反攻纳粹德国,西方国家也就无论如何的“顾全大局”。

所以在1947年的巴黎和平条约签订后,芬兰作为纳粹势力的一方并没有像其他纳粹国家那样受到特别大的制裁,仅仅是一种“下不为例”的简单惩戒,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这场战争归根到底还是由芬兰发动,以夺回冬季战争失去的土地为目的,并进一步向卡累利阿延伸去创造所谓大芬兰国家的一次战争。而苏联在此次战争中更多的还是防卫(跟冬季战争大不同)。

继续战争的背景

继续战争尽管是冬季战争的直接产物,但根子还在苏芬矛盾,而这种矛盾自芬兰立国以来就跟苏联(当时还是俄国跟芬兰大公国)关于国境线存在争议。

苏联-芬兰边界当时争议的中心是圣彼得堡(即列宁格勒),当时此处的边界线距离苏联第二大城列宁格勒边境仅32千米,苏联人就认为极大威胁到了列宁格勒的安危

列宁格勒位置由此双方进行了多次谈判、威胁乃至政变,目的就是解决边界问题。最终在一系列交涉无果后,苏联方面准备通过军事行动吞并芬兰,使芬兰重回以往俄国附属国的地位。

由此苏芬战争/冬季战争开始了,而经过小半年的战争后,最终芬兰国力不支忍辱求和,签订《莫斯科协定》。

《莫斯科协定》对芬兰人来说打击很大,于是芬兰当局要求重整军队,仅1940年的军费开支就相当芬兰财政收入的45%,这其实是芬兰人的不满和准备报仇。

等到1940年4月,纳粹德国开始进攻丹麦和挪威。芬兰由此丧失了化肥的进口,食品供应开始短缺,同时和西方国家的贸易渠道也被堵塞,只能向当时还能勉强维持独立的瑞典和东边的苏联购买

德国势力包围之下保持中立的瑞典跟瑞士
即便如此,战争的波及也使得这种贸易不是大打折扣就是延期到达,有时还无法按时供货,无奈之下的芬兰只得转向当时“欧洲霸主”的纳粹德国。

1940年5月开始,芬兰共和国向纳粹德国靠拢:首先就是芬兰国内媒体开始停止批评德国,甚至发表不同言论都会受到政府审查,创造了一个所谓的“亲德氛围”。

等到1940年7月8日德国就和瑞典签定了允许德国武装过境的协定,这既是当时希特勒看中了芬兰重要战略位置的考量,也是芬兰寻求国家安定的无奈之举

而与此同时,苏联立即要求和芬兰签定相似的协定,也就是允许苏联部队越境的协定,这份协定最终在9月6日签定,此后芬兰在法理上成为了“不站队”的“中立国”(因为双方军队谁来都能国境,看似就互不偏袒)。

但苏联此后又开始干涉芬兰的内政,甚至指定某些政府成员必须辞职,这就很大程度上触动了芬兰人紧张的神经。

与此同时纳粹德国的希特勒已经计划要进攻苏联,就和芬兰开启了“眉来眼去”的过程,而芬兰由于当时的形势,也就想利用德国,很吃这一套。

最终在1941年春天,芬兰和德国已经谈论了联合作战的计划,6月7日德国军队进驻波特萨莫矿,6月20日芬兰政府要求芬苏边境的4万5千居民撤离。6月21日德国通知芬兰战争正式开始。

继续战争的过程

1941年6月21日,早已隐藏在芬兰海域的德国布雷艇开始在芬兰湾布置了两大片雷区,目的就是阻止苏联的波罗的海舰队进入,起到掌控制海权的作用。


同时德国的轰炸机还在列宁格勒的港口和涅瓦河中投下水雷,依旧是对苏联的海上力量进行摧毁。

这一切就绪后,6月22日芬兰军队正式进入奥兰群岛,同时德国军队全面通过挪威北部(当时挪威王国已经被纳粹德国占领)进入波特萨莫。

奥兰群岛位置

芬兰人虽然跟德国“关系密切”,但并不愿意让德国直接介入芬苏战争,或者说芬兰当局并未真的想跟纳粹德国成为一丘之貉,芬兰之所需,仅仅是德国的帮助,并不想成为德国的小弟。

所以德国军队暂时没有和苏联直接大规模交火,仅在芬苏边境发生零星战斗。事后证明当时芬兰人的决策极其有远见。

6月25日苏联空军出动460架飞机空袭芬兰境内18个城市的机场,宣称是针对德军在芬兰的军事目标展开行动,而芬兰人自然不吃这套,于是乎继续战争正式爆发。

当时芬兰在前线布置了16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和2个长枪旅,另在波特萨莫有两个德国山地师,在萨拉有一个德国步兵师;而苏联方面预估芬兰满打满算也就10个师,事后才吃了亏。

当时苏联对芬兰兵力的错误估计,以及对德作战的战力缺乏,使得苏联不仅没有在列宁格勒附近增兵,甚至还打算抽调部分兵力对德作战。

于是乎在7月10日芬德联军(主要还是芬兰)攻破了苏联防线,等到7月15日就攻到拉多加湖岸,切断了当时苏军的运输线。

至9月9日占领了全部卡累利阿地区,大军直逼列宁格勒。形势发展至此才引起了苏联方面的高度重视。

1941年8月,芬兰军队已经全部夺回在冬季战争中被苏联夺取的领土,达到了预定的战略目标。

苏芬争议领土
此前芬兰宣称芬兰和苏联的战争只是防御性的,芬兰决不会和德国结盟。但等到芬德联军进攻后,西方民主国家纷纷跟芬兰断交。

7月31日英国和芬兰断绝外交;9月11日美国大使通知芬兰说:既然芬兰已经收回领土就不应该再继续参与德国围攻列宁格勒的战斗。

9月22日英国通过挪威大使要求芬兰让所有德国军队撤出芬兰领土,甚至英国可以承认芬兰冬季战争前的边界只要芬兰军队撤回芬兰境内,否则英国将同芬兰宣战。

而当时的芬兰自然没有答应这个条件,于是12月6日(芬兰独立日)英国正式向芬兰宣战。

最终芬兰和德国还是结盟了,此举不仅对芬兰的继续战争有着帮助,对于纳粹德国掌控波罗的海更是有着极深的影响。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转折震惊了世界,而芬兰也组织起了新一届政府,力图和苏联达成和平协议,但谈判失败。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4年6月9日,苏联方面开始开始在卡累利阿地区反攻,仅一天就攻破芬兰防线,德国为芬兰提供了武器支持。

44年7月,芬兰军队在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面前退回到了冬季战争结束时的战线,也就是芬兰继续战争开始前的边界内。

苏联方面也就停止进攻芬兰,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波兰战线,全力击破纳粹德国。同时盟军的霸王行动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西线战场;在北非胜利经过意大利达到欧洲的盟军也开始准备合流,法西斯欧洲势力的失败指日可待。

诺曼底登陆
最终等到9月19日,芬兰跟苏联在莫斯科达成协定,即芬兰交还1940年边界以外的所有领土,加上波特萨莫区域也都划割苏联,以此求和。

同时还规定所有德国军队必须全部撤离芬兰领土,但当时德国军队却不愿自行离开,为此芬兰在拉普兰和此前结为盟国的德国军队干了一架,即拉普兰战役

由此战后的芬兰开始奉行中立外交政策,等到二战后,芬兰也是尽量在东西方对立的冷战中维持中立、保持平衡。而芬兰的中立也保证了瑞典的中立地位的稳固,可以说影响深远。

作者:加大号的 DK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如有侵权,请联系:PM@DDBO.NET

相关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