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也称为奥赛美术馆,位于巴黎塞纳河畔旁,没说你可能不知道,这座宏伟的博物馆建筑,原本竟然是一座火车站。
奥赛博物馆必看的大师作品有很多,包括你常听到的莫内、马奈、梵高、雷诺阿等众多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另外还有大量的雕塑作品,究竟它们放在哪里呢? 让我们在文章中一次告诉你。
不论你是对艺术有兴趣,或是单纯想一览大师们的作品,奥赛博物馆绝对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好地点。
奥赛博物馆位置
奥赛博物馆位于塞纳河左岸,附近是巴黎最精华的景点集中区域,对岸有罗浮宫、杜乐丽花园、橘园美术馆,一旁还有因拿破仑之墓而闻名的荣军院,要安排个一日游、两日游行程都不是问题。
奥赛博物馆交通
1.地铁(metro): 最近的一站是Line 12的Solférino station。
2.RER火车: 最近的一站是C线的Musée d’Orsay。
3.巴士: 可搭乘63, 68, 69, 73, 83, 84, 87, 94
*在巴黎使用Google map来规画交通,基本上都非常准确且方便。
奥赛博物馆开放时间
星期二~星期日9:30~18:00 (最后入场17:00),星期四延长开放至21:45 (最后入场21:00)。
公休日:星期一、5/1、12/25
*如果想参观比较久或是安排晚上行程的朋友,可以把握一下礼拜四延长开放的特别时间。
奥赛博物馆门票
2023年票价:成人16€,18岁以下免费,星期四晚场票18:00入场为12€。
租借导览Audio-Guide,成人6€,6-12岁3.5€。
*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天免费,但当天会有多到超乎想像的游客排队免费入场,建议花点钱线上买一张票,可以舒服地闪过排队人群,早早入场参观比较实际。
奥赛博物馆预约
奥赛博物馆虽然可以现场排队买票,但买票人超多且还要过安检,只会让你排到天荒地老、参观兴致全无,建议一定要先线上买票。
奥赛博物馆历史
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是以邻近的奥赛码头来命名,而d’Orsay这个名字正是为了纪念建造码头的Charles Boucher d’Orsay。
奥赛博物馆的前身其实是一座火车站,也就是原本的奥赛火车站,其所在位置是巴黎市中心,有利于南来北往旅客的交通,并且为了搭配1900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奥赛火车站在1898年开始建造,并在1900年7月14日落成启用。
火车站大厅长138公尺、宽40公尺、高32公尺,豪华的外观、宽敞的大厅以及现代化的设备,让奥赛火车站在1900~1939年间,成为巴黎通往法国西南部的重要车站。
1939年后,由于新式的电力火车问世,火车车厢长度也不断加长,但奥赛火车站的月台太过短小而不敷使用,也让它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仅用来通往一些郊区的小城市,并在二战期间作为寄送包裹给战俘的聚集点,以及在战争结束后作为战俘接待中心使用。
在1970年代时,奥赛火车站面临到了要被拆除改建成饭店的命运,但在当时的法国文化事务部长Jacques Duhamel的努力之下,让这座建筑在1973年被紧急列入法国历史遗迹的候补名单中,最后在1978年成为法国历史遗迹。
火车站建筑物被提议改建成为一座博物馆,用以作为罗浮宫的古典展品与庞毕度中心现代艺术之间的桥梁,也因此如今奥赛博物馆的展品是以1848~1914年的艺术作品为主。
奥赛博物馆的改建工程在1986年12月1号完工,由当时的法国总统法兰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举行落成典礼,并在12月9号开放对外参观。
奥赛博物馆参观建议
奥赛博物馆共有5层楼,2023年造访时3、4层楼正在整修无法进入,好在大多数必看的展品都集中在0(一楼)、2、5层,所以并没有太大问题。
0层(一楼):主要为出入口、中央通道展示着许多雕塑作品,由月台改建而成的一间间小展厅中,可是藏有许多大师的绘画作品,包括米勒(4号展厅) 、马奈(14号展厅)。
2层:主要为雕刻作品,最知名的就是罗丹的地狱门。
5层:奥赛博物馆的重中之重,梵高、莫内、高更、雷诺瓦、马奈的画作都集中于此,如果是时间有限的人,记得先参观这一层就是了。
*奥赛博物馆参观方式,建议进馆后直接上到5楼,将重点的大师们画作看完后,再回到0层及2层慢慢欣赏自己喜欢的画家作品。
奥赛博物馆必看作品整理
梵高(5F):梵高自画像、嘉舍医师的画像、奥维尔教堂、午睡、隆河上的星空
高更(5F):沙滩上的大溪地女人
莫内(5F):卢昂大教堂、睡莲池、
雷诺瓦(5F):煎饼磨坊的舞会、城市之舞、乡村之舞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5F)、奥林匹亚(0F 14号厅)、吹笛子的少年(0F 14号厅)
米勒:拾穗、晚祷(0F 4号厅)
奥赛博物馆参观第5层
进入美术馆后我们依照原定计画,直接搭电梯到最上面的第5层,之后才回到第0层做参观。
38-47号展厅:重点画家梵高与高更
来到第5层,建议可以从高更、梵高画作所在的38-47号展厅看起,其区域属于后印象派作品区。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世界知名的画家梵高,为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之一,虽然他是荷兰人,但他有大半的人生都在法国度过,包括巴黎、法国南部的亚尔(Arles),并在割耳事件后住进圣雷米(Saint-Rémy-de-Provence)的精神病院,最后回到巴黎近郊的奥维尔(Auvers-sur-Oise),自杀结束了他的仅仅37岁的一生。
梵高在10年间共创作了43幅的自画像,他藉由镜子来捕捉、观察自己不同的细微特征,因此自画像也是表现出他当时的身体以及心理状况。这幅自画像完成于他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的期间,并将画作随信寄给他的弟弟西奥·梵高。
梵高的脸部显得些微憔悴且瘦弱,眼神中带有点焦虑,尽管他在信中提到他已经感到平静许多,但从身后漩涡状的绿色背景,似乎表达出了其内心的动荡,带着些许的悲伤与焦虑。
嘉舍医师的画像
嘉舍医师(Dr. Gachet)是梵高在奥维尔居住时期的医生,他喜欢绘画且认识许多印象派画家,他在梵高最后的生命时光,尽他一切力所能及之事,帮助梵高克服他的痛苦。这幅画像是1890年梵高到达奥维尔时为他画的画像。
奥维尔时期画作
在梵高在最后的居住地奥维尔,创作出了许多为人所知的杰作,包括收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麦田群鸭,而奥赛博物馆则收藏有奥维尔教堂以及科尔德威尔的草屋。
如果你喜欢梵高,也可以前往巴黎近郊的瓦兹河畔欧韦(d’Auvers-sur-Oise)旅游,寻找梵高的足迹。
午睡(The Siesta)
午睡这幅画创作于他在圣雷米时期,主题是来自米勒的同名画作,他在写给他弟弟的信中提到,他利用了不同的颜色语言,将原本光与暗的印象,转化成为黑与白。
隆河上的星空(Starry Night Over the Rhône)
隆河上的星空可说是奥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梵高在1888年于亚尔所画下的经典之作。到访的这天画作外借去别处展览,不能亲眼看到真迹实在有点可惜。
星空的光暗变化为梵高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包括后来知名的”星空下的咖啡座(Café Terrace at Night)”,以及”星夜(The Starry Night)”。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
高更同样被归类在后印象派画家之中,与许多艺术家的命运雷同,他的作品在生前是完全不出名。
1891年高更前往法国殖民地大溪地,他原本期望能远离西方的文明生活,并让他重新回归原始,但岛上的西化程度远远超出他的预期。尽管如此,高更仍然在农村中租了一个小房子开始创作,当地的生活成为他的灵感来源,丰富的物种、鲜艳的色彩与居民生活,也逐渐成为他所使用的不同色彩。高更多数的杰作、雕刻都是在这一时期所完成。
沙滩上的大溪地女人
这幅画是高更在大溪地时期的经典之作,在他常描绘大溪地女人每天的单纯工作。
画中的两个女人各自占有自己的空间,让画面呈现完美的和谐感。高更利用线条强调轮廓线,色彩鲜艳而且大胆,呈现出大溪地妇女粗野且健康的美感,画面后方则是抽象的海平面,与人物形成了和谐关系,是一幅装饰性强烈的作品。
奥赛博物馆咖啡厅Café Campana
看完后印象派的展区后,在移动到另一侧印象派的展区时,中间一定会通过这处咖啡厅Café Campana。
这间咖啡厅是由巴西知名设计师-坎帕纳兄弟(Campana brothers)所设计,灵感来自于法国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埃米尔·加莱(Emile Gallé),使用了许多橘色金属框线、金色的吊灯、金属墙面,以及鹅卵石状椅背的椅子,期望打造出梦幻般的水中世界。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后方的奥赛博物馆大钟,不只让室内更具设计感,更能一窥窗外迷人的巴黎空景,坐在其中用餐可说是相当享受。
看似高贵的Café Campana价钱其实没有想像中的贵,与博物馆附近的咖啡餐厅不会差太多,如果在馆中逛累了,不妨可以来此休息一下,不过人潮众多时可就必须要有点耐心等一下啰。
Information
Café Campana
菜单请参考奥赛博物馆官网
营业时间: 星期二-星期日10:45~16:45,星期四10:45~20:45
*咖啡厅不可预约
37-29号展厅:重点画家莫内、雷诺瓦、马奈
看完后印象派的展区,可以顺着37号展间一路看到29号展间,欣赏印象派的展区。
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
莫内是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之一,印象派之名便是来自于其1872年的作品《印象,日出》。
莫内的画作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擅长捕捉自然光线的色彩变化,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色的色彩与形状都会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在他的画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卢昂大教堂
卢昂大教堂是莫奈所绘制的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都以「卢昂大教堂」为主题,完成于1892年至1894年间,全部共有30幅之多。他在这些画作中试图捕捉教堂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线与色彩变化。
这些画作算是莫奈的一连串实验,也展现了他对色彩、光影的敏锐观察与表现能力。
睡莲池-绿色和谐
莫内晚年居住在吉维尼(Giverny),并亲自设计打造了一座私人花园,其中包括了一座睡莲池,莫内也在此创作出了相当知名的睡莲池系列。
这幅画作主要由绿色和蓝色调所构成,呈现出一股宁静的氛围。莫奈藉由大量的小笔触与点彩的技法,表现出垂柳、莲叶、花朵在池塘中的倒影,并巧妙地运用不同色调的绿色,在水面和睡莲上表现出反射的阳光,即使画作中没有天空,但整体画面却充满了明亮的色彩与自然的光线感。
馆中还藏有许多莫内较早期的作品,许多都以户外场景与人物为主,轻柔且明亮的用色,让人看到莫内早期仍在摸索及实验的画风,也造就了后来印象派的众多技术与表现方式。
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
雷诺阿同样是法国最知名的印象派画家之一,作品中又以人物画最为出名,他使用的场景常是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一起从事野餐、跳舞、划船等休闲活动。他擅长利用充满活力且明亮的光线、饱和鲜艳的色彩,表现出甜美的画面、悠闲的气氛,以及丰满明亮的脸部和手部。
在雷诺阿的的画作中,很少表现出苦痛或是宗教情怀,但常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他认为绘画并不是科学性的分析光线,也不用巧心的安排布局,绘画是单纯的带给观赏者愉悦,并让绘画挂置的环境中,充满画家想要的感觉。
煎饼磨坊的舞会( Dance at Le moulin de la Galette )
这幅画可说是雷诺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描绘了在蒙马特一家名叫”煎饼磨坊(Le Moulin de la Galette)”的店(如今仍存在)所举办的舞会,这里是蒙马特工人阶级居民的热门聚会场所,大家喜欢前来喝酒、享用餐点并消磨时光。
这幅画着重在描绘年轻男女于露天场地跳舞、聊天的画面。雷诺瓦捕捉到了阳光透过树荫后,照射在人们衣服与帽子上的效果,光线漫射且朦胧,呈现出斑点般的柔和亮光,营造出温馨亲切的感受,柔和的粉彩色调,则创造出和谐且充满活力的构图。
城市之舞(Dance in the City)与乡村之舞(Dance in the Country)
这组以舞蹈为主题的画作,是1883年时雷诺瓦受一位法国商人请托所绘制,但其实还有第三幅画布吉佛之舞(Dance at Bougival)收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这两幅画作尺寸为180 x 90 cm,基本上就是真人尺寸占满了整幅画作的空间。
两幅画展现出两种不同环境氛围的舞蹈,高雅且较为拘谨的城市之舞,以冷色调来表现;相对的自由且欢乐的乡村之舞,则以鲜艳的红色及黄色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村之舞的女模特儿,正是雷诺瓦的老婆Aline Charigot。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
马奈出生于法国巴黎的富裕家庭,他被认为是现代艺术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印象派运动的先驱。
马奈的画风乍看之下应该属于古典的写实派画风,其人物细节都相当具有真实感,但他之所以也被归为印象派画家,主要在于他所画的主题,常常颠覆了写实派的保守思考,要画战争就画冲突性高的被处决的画面,要画野餐就画争议性高的对比,挑战了传统艺术的美感和礼仪观念。
他创新的绘画方式改变了19 世纪后期的艺术世界,并对当时的许多艺术家的产生影响,这些艺术家包括上面介绍过的莫内及雷诺瓦等人。
草地上的午餐(The Luncheon on the Grass)
这幅画是马奈最著名且最具争议的画作之一,它创作于1863 年,在巴黎的落选者沙龙(Salon des Refusés)首次展出便引起轰动及批判。
画中描绘了一个裸体女人和两个穿着整齐的男人在树林里野餐,裸女直视着观者,而另外两个男人正在交谈,似乎对裸体女人的存在漠不关心。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该女子的衣服,一篮水果,及一条圆面包形成的静物,背景中还有一女子在小溪边。
这幅画的主题在当时颇具争议,因为它挑战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女性裸体在西方艺术虽然是一个常见的主题,但通常画的是女神,而这幅画所表现的却是一个凡人。
这幅画受到由拉斐尔设计、莱蒙特的雕刻的《帕里斯的评判》(右下角)、以及提香的《田园音乐会》所影响。
奥赛博物馆大钟
参观完印象派画区后继续往前走,你一定不会错过这奥赛博物馆最多人来取景的地点。
从大钟的窗户往外拍,右侧是罗浮宫,左侧最远还能看到蒙马特的圣心堂,而最经典的当然就是站在大钟前拍张剪影照,颇有奇异博士电影中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现场拍照的人真的超多,捉到机会就赶快上前取景,大家都会很识相的让每一个人拍完独照后再交换,千万不要不好意思在那边举步不前唷。
奥赛博物馆第0层参观
回到最下方的第0层继续参观,这里除了中央阶梯摆设有许多雕像作品之外,左右还有大大小小约20间的展室可以参观,时间有限的人,真的要挑一下自己喜欢的画家及有兴趣的作品来参观。
另外,可别忘了抬头看看挂在入口方向的墙上,有从奥赛火车站时期所留下来的大时钟。
精细的雕工、白底黑字的罗马数字,配上贵气逼人的金色,让人不禁神游想像当时最时尚的火车站落成时,那人来人往的辉煌时代。
尚–法兰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 ,4号展览厅)
法国画家米勒,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的画作常以描绘农村生活为主,主题多呈现农民在田地中工作或照料家畜的场景,而他的写实手法,也让他被认为是写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参与者。
Millet的作品对于现实主义和巴比松画派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其三大经典之作包括《拾穗》、《晚祷》与《播种者》,而前两幅画作就展示于奥赛博物馆之中。
《拾穗》
《拾穗》可能是米勒最被众人所认识的一幅作品,也是米勒研究观察农民十年后所画出的经典之作。
还记得小时候看到这幅画时,就是觉得在表现农村生活的纯朴,但长大后仔细看了画作解释,才发现内容并不单纯。
当时阶级制度分明的时代,稻田在经过收割后仍会有些许稻穗落在土地上,仅有贫穷的农民被允许捡拾。在前景中的三位女子,弯着身子用眼睛慢慢搜索着地面,而米勒将这项苦差事的三个阶段”弯腰、捡拾与重新站直”放在画面中一起表现。
远处的草堆、麦穗、一辆车与一群忙碌收割者的丰收景象,和前景的拾穗者们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右手边的骑马男子可能是一名管家,他负责监督庄园的工作,同时确保拾穗者遵守任务的规定。他的存在代表着地主,并增加了社会的距离感。
米勒仅通过简单、素净的绘画,赋予这些贫穷但同样有尊严的拾穗者肯定,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画中并没有任何悲惨主义的暗示。
《晚祷》
画中的男子与女子正在背诵《三钟经》(Angelus,又称为天使经),这是一部纪念耶稣基督降生成人的经文。
这幅作品描述了一对农民夫妇,在远处教堂钟声响起时,放下手上的工作停止挖马铃薯,而这些工具包括叉子、篮子、麻袋和手推车散落在他们周围。祈祷的情景,体现出他们对命运的虔诚,一天的耕种后他们感谢上帝赐给他们劳动的恩惠,也祈求上帝保佑,同时体现出农民随遇而安的性格。
米勒曾说这幅画作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小时候在田野上工作时,他的祖母总会在听在教堂钟声时,要他们停下工作来做祈祷,所以这是一个童年的回忆,而不是想要赞美某些宗教感受的欲望。此外,米勒也不是一个教徒。
尽管画布尺寸很小,但两个农民独自站立在空旷的平原上,让他们产生了巨大的质量感。他们的面孔在阴影中,而光线突显了他们的手势和姿势。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4号展厅)
你没看错又是马奈,因为在14号展厅内,还藏有两幅马奈重要的经典之作《奥林匹亚》以及《吹笛子的少年》。
《奥林匹亚》
这幅画在1865年展出时,比上面介绍的《草地上的野餐》获得更大的回响及批判。这幅画受到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以及戈雅的《裸体的马哈》的影响。在以往女神总是以裸女的形象出现,但画作上总保有神性,因此被大家认定是一种艺术。
马奈这幅画作中的女子,从头上插着花朵、身上的装饰品、身后拿着捧花的女仆等,在在都显示了她是个妓女,而且在当时1860年代,奥林匹亚在巴黎就是娼妓的代名词。
因此大众觉得这不仅仅是思想自由或者单纯表现女性裸体的问题,而是将维纳斯画成了娼妓。保守派人士为其标上了「不道德」、「俗气」等字样的标签。
尽管存在争议,《奥林匹亚》现在仍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杰作。它对性的坦率处理、大胆色彩的使用和扁平化的视角,都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吹笛子的少年》
马奈在造访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The Prado Museum)时,观赏了一幅由维拉斯奎兹(Diego Velázquez)所画的肖像画《Pablo de Valladolid》后所得到的启发。在回到法国后,他画下了在帝国卫队中的这名年轻乐手。
这幅作品中的少年站立,双腿分开似乎有些摇曳并吹奏着笛,。腿后的影子非常薄弱但也没有忽略,光线主要集中在少年身上。
马奈不仅颠覆了既定的层次表现,大胆地简化了色彩,利用黑色凸显了身体及乐器的造型效果,并强调了白色的粗条纹、织物的褶皱。
少年身上的颜色从上到下都很均衡,红色裤子、黑色上衣、金色的钮扣以及白色的背袋,不论是上衣还是下衣,人物没有融于背景之中,而是用清晰的轮廓线与背景完整的隔离出来,背景颜色没有明显的方向性,让人觉得少年似乎浮游于背景之中。
来奥赛博物馆,你能欣赏到许多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作品,并沉浸在法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作之中。在这里不只能感受视觉上的飨宴、体验到独特的文化氛围,更能学习到许多关于艺术的知识。无论你是个艺术爱好者或是文化探索者,都能在此度过最丰富、美好的艺术时光。